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释迦摩尼的故事,以及末法期的预言

释迦摩尼的故事

最近的疫情让很多国家都陷入混乱之中,中国也是如此,经济萎靡,就业压力,疫情肆虐等等,让老百姓苦不堪言。而于此同时,许多喜欢研究预言的小伙伴会发现,佛经中就预言在一个特定的时期,会灾难频发,其中就包括大瘟疫的流行,与我们现在的处境有惊人的相似。而这个特殊的时期,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末法时代。

末法一词来源于佛教,指的是释迦摩尼佛涅槃之后的一个特定时期,到了那个时候,他所传的法将失去教化作用。

按照佛经中所记载,释迦摩尼涅槃之后的五百年内属于正法期,在此期间佛陀传的法,会正常的在世间流传,人们通过对佛法的闻、思、修,可以得成菩提正果。同时,这个时期的人们,对佛法有正信、正见。即使不修行的人,知道了佛法,他也不会对佛法抱有妄见,而是与佛结缘,期待将来有机会,可以进入佛法中修行;之后的一千年属于像法期,在这个时期,人们已经无缘亲眼见佛,只能在寺院中,烧香拜佛的时候,见到佛像,对佛法,也表示出似信非信,似修非修的状态特征。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们对于佛陀讲的法,已经难以真正地理解;像法期结束以后就会进入末法时代,在末法时期,人们普遍对佛法修行,失去了修成的信心。人们已经根本无法再如法修行。即使有,也只是极少数的人,但是由于找不到真正的大德明师,很多的希望,也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湮灭。

我们普遍认为释迦摩尼去世于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,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,所以很多人都说现在已经是末法期了,而释迦摩尼佛对末法时代的预言也在应验,而目前我们人类社会的真实状态,也的确像释迦牟尼佛所预言的那样,那么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从一位不愁吃穿的王子,转为一位修行人,甚至还成为了佛陀的呢?他又对末法时期做了那些预言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释迦牟尼佛的故事。

释迦牟尼在还没成佛以前,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,本名为乔达摩·悉达多,而“释迦摩尼”是后世对他的尊称,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。传说释迦摩尼的母亲在快生他的时候,按照当地的风俗要回娘家去,而在回家途中,经过了蓝毗尼的花园,看到花园里的一颗非常漂亮的无忧树,她不经下车,用左手攀着这棵大树的树枝时,悉达多王子就降生了。而且神奇的是,王子刚生出来就会讲话,还可以自己走路。他身上散发着光明,目光炯炯,他向前走了7步,每一步都在地上出现了一朵莲花。于是他的父亲净饭大王就为他取名“悉达多”,是奇异祥瑞的意思。但在悉达多出生七天后,母亲就过世了。净饭大王老来得子,非常看重这个孩子,非常希望他能继承王位。所以他聘请了当时各领域的专家来教王子文学、哲学、数学、兵法等,也不允许让老弱病残接近自己最心爱的儿子,希望儿子能够永远看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一面。悉达多天资聪颖,武力过人在各方面都十分出色,但他时常沉思,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格外深沉。

在一次出游的旅途中,他看到了一位老人,他就问侍者:“这是什么人呀?”侍者告诉他:“这是老人,人老了就会这样,虽然您贵为王子,但是您也会老的。”没过多久,他又在路旁看到了一位病人,翻来覆去呻吟着,十分痛苦。王子又问:“这是什么人?”侍者告诉他说:“这是病人,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生病的”。王子看到痛苦后,觉得很可怕。接着,他又看到很多人抬着一具死尸,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,哀嚎不止。王子觉得奇怪,“这又是怎么回事?那人不是睡着了吗,他们哭什么?”侍从回答说:“那是死人,不会再醒来了,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。”于是,悉达多陷入沉思,如果人生在世必有一死,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?最后在回宫前,他看到有一个人坐在树下禅修,他亲自跑过去问:“你又是什么人啊?”那个人答道:“我是修行人。”悉达多道:“为什么要修行?”对方答道:“因为人生有很多痛苦,特别是爱、别、离,老、病、死,求不得是苦,舍不掉也是苦。”

回到皇宫后悉达多开始沉思,人生为什么要这么苦?苦的根源在哪里?要怎么才能解脱这些苦痛呢?可就连他的老师也找不到答案。于是,悉达多更加努力的读书,思考,可书中也没有可以解答他问题的答案。经过反复思索后,王子意识到,“知识”和“权利”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诸苦的,于是他下定决心修行,来寻找答案。

净饭大王知道儿子的心思后,就想尽办法用各种美食、美色、享乐,来冲淡儿子这种恐怖的想法,在王子16岁那年,净饭大王命令他结婚,娶邻国的公主,耶输陀罗为妻,6年后还生下一个孩子,名为罗睺罗。即便如此,悉达多王子还是没有改变出家寻求解脱之道的想法。而且这种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,净饭大王得知后,为他建造了春、夏、秋、冬,四季宫殿,又赏赐了他众多美女,昼夜欢宴,歌舞升平,期待用极度的物质享受,来改变王子出家修行的想法。然而只有拿得起才能放得下,不入世又何谈出世,王子感受过了人世间的所有美好之后,忽然意识到,这不过是过眼云烟,反而更坚定了他出家的决心。终于在一个明亮月光的夜晚,悉达多告别了他的王国,进入了一片广袤的森林,在这里,他脱下了王子的衣服,剃去须发,成为了一名修道者,那年他29岁。

当时印度主流的信仰或宗教有两种,一种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,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,也称沙门文化。婆罗门教主张一切为樊神的生化,只有神可以救赎,但是救赎的对象仅限于雅利安血统,并不包括印度本地人,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。而受奥义书思想影响下的苦行僧则认为,世间万物存在因果,上一世的所作所为决定今世的好坏,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,想要灵魂得到安乐,就必须要在生前经受严酷的修行,只有这样才能解脱。

悉达多最先是修行这种苦行的,在6年的苦行过程中,他意志坚定,传说一天只吃一粒麻麦,努力寻求永恒的解脱,渐渐的他的身体变的极度瘦弱。一天他听到路过的调音师对他的学生说:“琴弦太松,音不成调,琴弦太紧,音不优美,不紧不松才能琴色优美。”他听到之后突然顿悟了,只有苦行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的,于是他决定舍弃无益的苦行,改以“不放逸安乐,不无益自苦”的中道,作为修行的准则。

他毫不犹豫的走出了苦行林,在倪连河中洗去了六年的污垢,接受了牧羊女羊奶的供奉,逐渐恢复了体力。在那之后,悉达多在一颗菩提树下静坐,发愿“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宁愿身心粉碎,誓不起座”。悉达多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打坐入定,意志坚定,战胜了无数的烦恼魔障,始终没有动摇,最终降服了魔王,破除了一切妄想执着,断尽了最后一丝烦恼,觉悟了一切真理,完成了无上正觉。

他悟到了戒定慧三学,由戒生定,定而生慧,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原则。从此世人便尊称他为佛陀,圣号释迦牟尼佛。这棵大树也被人尊称为菩提树,这棵树在2500年间几经砍伐,但都奇迹般的发芽萌枝,现今仍屹立于印度的伽耶城郊外,成为人们心中觉悟的象征。

佛陀和魔鬼的对话

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五年,为了宣扬正觉,走遍了恒河的两岸。一次佛陀与魔罗相遇,魔罗对佛陀说:“我要摧毁你的教法!”佛陀回道:“我的庙宇已屹立于世界各地,披袈裟的弟子已经和树林里的树木一样林立,你如何摧毁我的教法?”魔罗说:“我将用2500年的时间,把你的教和法摧毁!我要让我的魔子魔孙穿上你的袈裟,进入你的庙宇,宣扬我的魔说,腐化你的僧徒。你在的地方就有我在,直到我的子孙遍地。”佛陀回到到:“那你也奈何不了我,那时,我真正的弟子将脱掉袈裟,穿起便衣,到世间去,到了那时,红尘将变成庙宇,家庭将变成道场,而庙宇将变成你魔子魔孙的监狱。”

佛陀曾经就与弟子阿难说过这样的话:”意思是说末法时期,五行倒转、世道混乱、魔鬼会化作僧尼混入寺院当中,破坏佛法。他们不再穿素雅的袈裟,而是追求五彩华丽的服饰,喝酒、吃肉、杀生、样样齐全,将佛陀的戒律全部抛诸脑后,佛陀秉承的慈悲众生的思想变成了彼此之间的嫉妒憎恨。

我们再看看当今的许多寺庙,网上的案例不胜枚举,香港尼姑开豪车住别墅,贵阳和尚自建寺院喝酒吃肉画裸体画,2015年还有一件轰动的事件,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嫖娼被抓,北大有情人,海外有私生子等等。还有报导说在旅游景区,还出现了很多假寺院、假道馆、假和尚、假道长,导游和尚道长一条龙合伙欺骗游客的香火钱、法器钱、消灾钱等等。宗教界的种种乱象,再次证明了释迦牟尼佛2500年前所预言的佛教进入末法时期的乱象,正在应验中。

释迦摩尼的预言

在佛经中佛陀有这样一段话,翻译过来就是“末法时期,佛法将要断绝隐没时,天下水灾旱灾频发,粮食欠收,瘟疫大流行,许多人因此而死去,在灾难中挣扎的百姓,要辛苦工作,另一边,朝廷则增加了更多的苛捐杂税,官员们不去想如何减少百姓的苦难,反而更加的淫乱,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,坏人如大海中的沙粒一样多,真心善良的人则越来越少”。回想2020、2021两年,人们所经历的大部分都被佛陀所预言。

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不降无妄之灾的说法,一切都是有原因的,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的世界就要完蛋了,释迦牟尼佛也在预言中说到,当优昙婆落花再次盛开之时,会有未来佛降世,重新梳理做人的规范,甚至是修炼得道的法门,有机会的话以后也可以为大家讲讲关于未来佛的事儿,总而言之或许目前我们处在一个艰难的阶段,但是都不要放弃希望,因为心怀希望,比富贵荣华更加珍贵!

赞(2)
分享到: 更多 (0)